2014的最後一個路跑賽事,還是給了「台北富邦馬拉松」(以下稱台北馬),不過此次還是跑半馬,全馬就留在2015了,希望能夠報的到名。
↑報到會場。真是簡樸呢~
老實說,半馬的路線沒有什麼變,跟上次一樣,所以就是舊地重遊囉。雖然這次參加的過程中,有些心生不滿的部份,讓我真的不想再參與台北馬。但是,轉換個念頭後,反而我開始期待2015的台北馬,希望能夠有點不一樣的特色。因為我真的想在台北馬完成9KM、半馬與全馬。
↑經過某個知名通訊App的佈景,趁一大早快來拍。
過了一年,其實很想看看自己可以在台北馬有沒有進步。不過因為和女友一起跑,所以記錄這個部份就先拋之腦後,以順利完賽為主。但就結果而言,我覺得自己是有進步的:在2013時,我一路跑到基隆路車行地下道時就沒力了;然而在2014,是很順利的跑完,全程配速也很平均,以不累的前提完賽。當然,這也跟我已經跑過兩次全馬與七次半馬的經驗有關,也比較知道要如何調整身體狀況、配速跟維持體力。
而這次2014台北富邦馬拉松,我覺得比2013好的地方大概就是天氣吧。2013的雨真的是非常的令人印象深刻。然而在2014的比賽日之天氣蠻適合路跑,但整個賽事後半段有下雨。不過對於跑者而言,應該也是一個磨練的方式吧。
另外一個比較好的部份,應該就是交管的進步吧。這一次幾乎都沒有遇到因為要開放車輛通過而被擋住,是一次非常好的經驗。不過由於我只跑半馬,全馬的狀況我就不知道了。但有這樣的進步,表示跑者的聲音還是有被聽到的。
但是,缺點還是很多,我都蠻無言的。也難怪有很多跑者想要抵制某些單位主辦的活動。我可以舉幾個我覺得蠻糟糕的部份。
一、起跑的動線:我不懂在起點後方約一百公尺擺了個路障是要害誰?說什麼避免人群擁擠?根本是動線設計不良!而當天的主持人在比賽時間開始了十二還十三分鐘左右就後一直喊:「跑者要在十五分鐘內通過起點喔!」當下其實我很生氣,因為前進的速度很慢,然後主持人很白目的還一直喊。這反而很危險,幸好沒跟中國上海市2014跨年夜般地發生踩踏傷亡事件一樣,要不然前市長跟主辦、執行單位就吃不完兜著走!
一個路跑活動已經一兩萬人參加,就不能把動線做的更好一點嗎?我有幸參加2014大阪馬拉松,一個三萬人的賽事,我過起點時,已經進行十五分鐘了,但動線仍是很順暢的。這一比較之下,請問主辦、執行單位到底是在比人多還是比爛?我就真的不得而知了。
二、補給站長度:老實說我覺得這次的補給站長度設計的太短,而且少的很糟糕。經過好幾個站,每個桌上有裝的水杯少的可憐,工作人員裝水速度很慢,跑者又很多,然後都擠在一張張桌子那搶水,我還以為我到了難民營哩。是不是主辦、執行單位都以為每個跑者會自己帶水嗎?幸好我自己是有帶,不然我想我可能會渴到脫水或瘋掉吧。但我覺得最神奇的是我竟然只喝了頂多500cc的水來完成這一趟半馬。我覺得比起跑動線設計不良來看,這一點更糟糕。不是都有找飲料贊助者嗎?還有工作人員的教育訓練真的不足,哎~
可是,在補給站部份有一點值得誇讚的是在全馬最後一個補給站,是確實的跟半馬路線分開。我覺得這一點做的很好,否則全馬後半部的跑者跑到此沒補給,真的會很辛苦。
三、區分不好:在從基隆路車行地下道到終點這一段路,我覺得也是一個設計不良的部份。把全馬跟半馬的人分開,這一點立意很好。但是主辦單位似乎沒有考慮到全馬跟半馬的人數是不對等的,但留的空間卻是一樣?我覺得應該是要再留寬一點的路線給半馬的跑者,不然到那邊一定是會分為有體力跑完的跑者跟沒力要散步回終點的跑者,會造成人擠人,這樣反而更危險。反正已封了東向西或南向北的路面,為何不考慮封大一點範圍呢?當然,事先的宣導是要做足的,大家互相尊重。
怎麼寫著寫著變成在批評呢?我也不曉得。但是就自己在2014跑了一些賽事後累積的經驗,覺得台北馬拉松這個經典的賽事,應該是要越辦越好越專業才對。不過看起來還需要努力,而且還有很多東西可以跟別國借鏡。而且跑步應該是一件很開心的事,但參加到辦的不好的賽事,則是會令人洩氣。希望未來的主辦與執行單位能夠多加油。
↑再次完賽。
最後成績:
大會時間:02:38:52
個人時間:02:25:07
這個成績不滿意但可以接受。因為後來練跑的時間、里程也減少很多,加上腳傷沒有完全好,有時候還是會不適。可是自己又愛跑,目前目標就以維持這樣的結果為主。當然,能進步是更好的。
最後,這也是2014封關路跑,也順利取得第八面21KM賽事獎牌。能夠再一次順利完賽,真的很好也很幸運。希望在2015也能繼續順利的完成每一場有參與的賽事。
路跑的故事,未完,繼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